昨天晚上去聽了廖玉蕙老師的演講,在中央大學。
還記得第一次聽廖玉蕙是還在東吳唸書的時候,那時是大三上學期,很幸運地搶到一堂通識講座課,廖玉蕙是眾多演講老師的其中一個。
那時真的很幸運。
當中的幾位講者都使人印象深刻,直到現在我仍持續關注他們的作品及近況。
大學時,我總不願坐在前排座位,原因當然很幼稚,就是不想與老師靠得太近,否則像是肩負重大使命般、必須陪老師一同演出完整的一堂課,簡單說就是坐前排似乎就應該盡量給老師一些友善的回應。
所以我都盡量坐在邊疆地帶,好像那就是個安全、不被注意的小世界。
當然,通識課也不例外。
認真想想,廖老師上的那五堂課究竟說了些什麼?給了我什麼啟發?我現在卻也記不起,只記得「廖老師真的很好笑」。
還記得最後一堂課的時候,廖老師要離開了,周圍的同學仍沉浸在睡夢中,也許情況有點尷尬,不過廖老師仍然對我微笑、拍拍我說:同學加油啊!
課結束了、就是結束了,作學生的我不會有任何惆悵,更不用說會靜心想想整學期學到了什麼、也不會想到老師的辛苦,只是滿心期待長假的到來。
我沒想到我還能再有機會聽到廖老師的演講,沒想到我會在另個時空再次與她相遇,一切的機緣如此奇妙。
我已長大了,所以我坐在第二排,曾經幼稚的座位情節已離我遠去,現在,只想很認真、很專心地聽聽老師到底在說些什麼。
廖老師的確如我當初印象般「真的很好笑」,但不知怎地,昨天的演講還多了更多感動,我想有很大的原因一定不是老師講得多精彩,而是我感動著自己真是好不容易來到這裡、還能有一次機會重新彌補我那亂七八糟的學習態度。
廖老師就站在我面前,短短五六十公分的距離,彷彿今天她就是只為我一人而講,當下的世界只有我和她,她對我手舞足蹈說著她的生活及創作,有時她大叫大笑、有時太生氣罵了「他媽的」……那時候,他人的笑聲似乎也只是安排好的電影配樂,總不時在背後此起彼落響起。
這是個很優質的夜晚,我度過過癮的兩小時。
微冷的雨夜與熾熱的心,這樣的冷熱交疊激發了多少信心。
一個人走在這條路,也就踏實許多。
人生仍未定論,諸士還須加倍努力。
---
最近,真的有種「在跌跌撞撞之後,猛然回首發現一切都還在默默支持著」的感覺,這冥冥之間的力量讓我折服了,我讚嘆著老天一切的巧妙安排,我確信自己那年輕的莽撞已磨掉不少,化為成長的養分使我茁壯了些。